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捐款頁主要橫幅
:::
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

那一支二手的烏克麗麗

在今年(2024)的暑假營隊活動中,米樂谷的老師用力地擠出預算,讓暑假的課程多幾堂的音樂課。有特別學過樂器的朋友們應該都很清楚,學音樂常常是得要付出相當的財力的。精良的樂器,往往就意味著不斐的價格。但作為多元化課程,米樂谷還是期待可以讓孩子們接觸到多種不同的領域。這些接觸,是孩子們視野的拓寬,也是探索不同專長的好機會。當孩子長大,這些都可以是孩子們的人生資本。因此,我們選擇了比較親民的烏克麗麗來讓孩子接觸弦樂器。

即使烏克麗麗絕對不算是昂貴的樂器,在得要控制住的預算下,米樂谷現階段還是做不到給每個孩子人手一把的闊綽。我們得讓孩子們共用樂器。所幸,米樂谷的孩子也非常成熟。大孩子也十分願意照顧小小孩。在課堂上,大孩子除了自己學之外,也會指導低年級的其他孩子一起練習。

而孩子們還超級逗趣。當發現「原來教學很難」的時候,也高高舉手,向老師們尋求奧援。

小勇(化名)這個暑假也一樣來到米樂谷。小勇的家庭並不優渥,而他也從來沒有使用過這樣的樂器。但也許這就是天分,老師教過,他就會。下課了之後也可以和以前有學過的孩子們一起練習,討論要怎麼彈才對。這點讓老師們都非常驚訝。當我們以為我們已經超級熟悉這些孩子們的時候,還是偶爾會有這樣的驚喜時刻。

在暑假課程已經來到尾聲的時候,米樂谷的幾個老師聚在一起討論今年暑假的狀況。小勇在這個領域的傑出表現老師有觀察到。討論的過程中也不免感嘆著:「可惜,他暑假結束後就不太能來這裡,可能就不能繼續練習了,我們也不太可能把現有的樂器獨厚給小勇,讓他帶回家去。」

談著談著就有老師靈機一動,雖然是樂器,但為什麼我們不在贈物網上面試試看?

於是我們便將我們在暑假課程中發現小勇具有這方面天賦的故事張貼在贈物網上。感謝網友小小劉的支持,我們在暑假課程結束的那天小小聲地叫住了小勇。

「等一下我們有東西要給你唷。不可以激動到想哭唷。」

小勇睜大了眼睛,雖然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但點了點頭。

晚餐後,我們將這支烏克麗麗轉交給小勇。孩子的表情看起來有點震撼,但沒有哭。

「你喜歡,有能力,我們都有看見,所以這支烏克麗麗是特別準備給你的!」一個老師告訴小勇

「這支琴你就帶回家,希望你還可以繼續練習,變得更厲害唷。」

小勇點點頭,笑著。

而老師們也向小勇解釋了在網路上募集這支烏克麗麗的前因後果。

「這把琴,是網路上好心的人給你的,你能不能寫著小紙卡,讓對方也得到回饋呢?」

「好,我會寫。」

 


 

幾天之後孩子將一張米樂谷的信紙拿了回來。還設計成類似手機的畫面。

雖然孩子在信紙上表達的東西有點欠缺前因後果,但這樣樸實的感謝還是讓米樂谷的老師大為震撼。

感謝這個社會上,讓善意可以持續正面循環的每一個人。

我們和小勇約好了之後再見面(其實隔沒幾天孩子就在放學後開心地跑來和同學打招呼還有拿他暑假彩繪的馬克杯了),希望他在學校順順利利的。

PS:偷偷說,其實我們還募集到了調音器,下次見面要給小勇。

回到上方